樟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5岁少女突然晕厥,血压超过200mmH
TUhjnbcbe - 2023/4/3 20:32:00
                            

原创孙铁男医学界心血管频道收录于话题#高血压研究所5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25岁少女晕厥,血压超过mmHg,10年未愈,究竟为何,今日一文带你了解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之一——多发性大动脉炎

25岁本应是享受青春、生机勃勃的年纪,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却在15岁这年突发晕厥,意识丧失,查血压竟高达/mmHg,而10年时光荏苒,病痛折磨,始终未愈,究竟谁是罪魁祸首?今天我们以一篇病例分析了解本次高血压的幕后黑手——多发性大动脉炎。

★病例简介

患者青年女性,25岁

主诉:晕厥伴高血压近10年,确诊大动脉炎6年

主要病史:

?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生晕厥,测血压/mmHg,未正规服用降压药物治疗

?-11入院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检查:肾动脉狭窄及早发动脉硬化,脾肿大,多发动脉狭窄及斑块形成,皮肤科会诊后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

?-12DSA示右肾动脉开口处狭窄95%植入支架1枚,左肾动脉近段50%狭窄。环磷酰胺(CTX)0.8g第一次冲击治疗。调节免疫:强的松4片qd+羟氯喹+帕夫林。降压:雅施达+博苏+络活喜;DSA术后血压波动于-/50-60mmHg

?-3CTX0.8g第二次冲击治疗。调节免疫:强的松减量2片qd。降压:络活喜+康忻+美卡素;血压波动最高达/82mmHg

?-8CTX0.8g第三次冲击治疗。调整药物为络活喜+美卡素+康忻三联降压,血压波动于-/70-80mmHg

?-3调整降压药物为络活喜+替米沙坦+康忻。因患者上呼吸道感染较重未行CTX治疗。调节免疫:强的松2片qd+帕夫林+羟氯喹。血压波动于-/50-70mmHg

?-4至-9三次CTX0.8g治疗。降压:氨氯地平+康忻;调节免疫:强的松2片qd+帕夫林+羟氯喹

?-2CTX0.8g第七次冲击治疗(累计5.6g)。降压:雅施达+氨氯地平+康忻;调节免疫:强的松1/2片qd+羟氯喹+帕夫林。血压波动于-/50-70mmHg

?右侧锁骨下动脉、左肾动脉分别植入支架1枚。降压:坎地沙坦酯片+康忻;调节免疫:甲泼尼龙4mgqid。血压波动于-/50-60mmHg

?年初患者仍有头晕,心悸症状,自觉活动耐力较前下降。家庭血压波动于-/50-60mmHg,至我院复查

既往史:脾肿大18年,缺铁性贫血,Hb78g/L

生命体征:体温36.3℃,脉搏85次/分,血压/58mmHg

体格检查:颈动脉听诊可及血管杂音,上腹部及脐周可及血管杂音

★辅助检查

为了明确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及病情评估,做了以下检查:

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糖代谢、肝功能未见异常。

?继发性高血压排除相关检查

1.原醛:血尿醛固酮正常;肾素正常。

2.皮质醇增多症:血尿皮质醇正常。

3.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正常;TSH正常,甲状腺相关抗体阴性。

4.嗜铬细胞瘤相关检查:血尿儿茶酚胺正常。

?24小时动态血压及血管功能检查:

表1:24小时动态血压及血管功能检查:

?肾脏功能检查

表2:肾脏功能检查

?心脏功能检查

表3:心脏功能检查

?免疫功能评估:

表4:免疫系统检查

?血液系统评估:

表5:血液系统检查

?CT血管造影(CTA)

1.颈动脉薄层CTA:主动脉弓、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及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处多发钙化灶及混合斑块。右侧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双侧颈动脉分叉处狭窄,右侧颈外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多发狭窄(图1)

2.颅内血管薄层CTA:左侧椎动脉V3-4血栓形成可能,局部官腔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明显纤细伴多发重度狭窄;双侧椎动脉V4段近基底动脉处多发钙化及混合斑块形成;双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分支、后交通动脉多发狭窄(图1)

3.全主动脉CTA:主动脉及分支多发软斑、混合斑块伴多发斑块溃疡形成,管腔不同程度狭窄;肺动脉主干段膨隆(图1)

图1:全身血管CT

?血管CT检查对比(vs)

表5:血管CT检查对比

?冠脉+肾动脉+下肢动脉造影

1.右冠近段80%,中段70%,远段80%;左主干40%,回旋支近段50%,远段60%-70%;前降支近段60%-70%,中段、心尖段90%-95%,第二对角支99%,Syntax总分25。(图2)

2.右肾动脉支架内再狭窄60%,左肾动脉内再狭窄80%,右侧髂外动脉狭窄80%(图2)

3.大脑中动脉闭塞(左侧,M1),椎动脉闭塞(左侧,V4),大脑中动脉狭窄(右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右侧轻度)(图2)

图2:冠脉+肾动脉+下肢动脉造影

各位小伙伴看到这里,有什么想法了嘛,总结一下患者的病史:

(1)患者属于血压3级的年轻患者,血压波动大,药物控制不良,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明确。

(2)反复环磷酰胺及调节免疫治疗(激素+帕夫林+羟氯喹),症状及血管病变仍在进展。积极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治疗。

(3)肾脏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肾功能损伤。

(4)心脏功能检查提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心室肥厚。

(5)免疫功能检查:抗心磷脂抗体IgM↑、抗β2糖蛋白抗体↑、补体C3下降,考虑合并抗磷脂综合征。

(6)血液系统检查提示:轻度贫血。

(7)血管检查:全身血管病变,病变持续进展。

所以我们的初步诊断是:

1.继发性高血压;

2.肾血管性高血压(右侧重度狭窄,左侧轻中度狭窄,支架植入术后);

3.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颅内动脉、冠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髂动脉);

4.冠心病;

5.舒张性心力衰竭;

6.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

7.脾肿大;

8.轻度缺铁性贫血。

★诊断

这时我想大家基本都可以做出多发性大动脉炎这个诊断了,那么是如何诊断的呢,这里我们复习一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标准[1],看看这个患者究竟符合不符合这个诊断及临床表现呢。

多发性大动脉炎,最早是由MikitoTakayasu在年确诊并命名后予以报道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病变累积范围广,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好发于年轻女性,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

早期表现发热、体重减轻、关节酸痛,确诊时常伴有较严重的动脉炎症反应和管腔狭窄,脉搏减弱、两侧肢体血压不等、间歇性跛行、视力减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等,严重者出现动脉夹层及动脉瘤。

诊断标准:采用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1]:

(1)发病年龄≤40岁;

(2)肢体间歇性运动障碍;

(3)肱动脉搏动减弱;

(4)双上肢收缩压差大于10mmHg;

(5)锁骨下动脉或主动脉杂音;

(6)造影发现主动脉一级分支或上下肢近端的大动脉狭窄闭塞,具备3条或以上确诊

该患者满足1、5、6,我们发现,患者是完全满足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标准的。

所以最后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

★治疗

那这类患者如何治疗呢?我国最新专家共识[2]推荐:

治疗原则:

(1)尽快控制炎症,积极诱导疾病缓解,维持病情持续缓解,有助于减少严重并发症。

(2)积极降压治疗,高血压及靶器官评估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降压药物,规律监测血压,定期随访。

(3)对于血压不能达标者,在炎症控制期,选择外科干预。

(4)多发性大动脉炎和高血压均要达标治疗,实现“双达标”的原则。

?药物治疗:控制炎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新型生物靶向药,活动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连续应用8-12周后至少持续一年,病情危重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配合环玲酰胺等免疫抑制剂。

?手术治疗:1)血管置换手术、血管旁路术;2)介入治疗。

我们这个患者的治疗方案是:

?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诺欣妥mgqd+康忻2.5mgbid+欣康40mgqn+盐酸曲美他嗪20mgtid。

?双抗治疗培达50mgbid+泰嘉75mgqd。

?免疫抑制治疗醋酸泼尼松5mg/片,30mgqd。

?激素辅助治疗耐信20mgqd+碳酸钙Dmgqd。

这个是完全符合治疗原则的!

那么这个25岁的妙龄少女是否能浴火重生呢,嘱患者再次入院行血管重建术,随访调整激素剂量,一月后行环磷酰胺治疗,待治疗及随访后我们再次与大家分享。

★重点小结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因,通过引起肾动脉狭窄、继发性主动脉关闭不全、等引起血压升高。

?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诊断大动脉炎,需与动脉粥样硬化、肾性高血压相鉴别。

?确诊后,及时有效地采取激素、免疫抑制剂药物控制炎症延缓疾病进展,必要时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ArendWP,etal.The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criteriafortheclassificationofTakayasuarteritis.ArthritisRheum.Aug;33(8):-34.

[2]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诊治多学科共识中国专家组.中国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5(5):-,C5-1.

医学界医生站APP「疫情动态」,带你第一时间了解新冠疫情最新学术进展,长按下方图片

1
查看完整版本: 25岁少女突然晕厥,血压超过200m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