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楚zzZ偶尔治愈
刘雅宁每天要在这条康复前街穿梭两次,骑着踏板电动车载着6岁的儿子,从街头的一家语言康复机构到街尾的一家小儿口腔按摩教室,目睹年轻父母脸上无处可藏的焦虑,仿若5年前的自己。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读懂了康复前街,就读懂了郑州的「人间世」。位于郑州市二七区的康复前街,是当地最拥堵的老街之一,盘踞着3医院和若干大大小小的儿童康复训练机构。
雅宁在这条街上,听过许多患儿的故事,最常被提及的两个字是「封针」。
封针,全称为「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及广东佛山等地。
这种在网络上被打上「残忍」标签的疗法,连同它的发明人,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下简称三附院)儿童康复科名誉主任万国兰一起,成为走过康复前街的患儿、尤其是脑瘫或是疑似脑瘫的患儿们求医经历中绕不开的高墙。
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医院)、医院均聚集在郑州市二七区康复前街上。
绝望的家长与挣扎的孩子
9月,在儿童康复科病房见到艾云的时候,她正抱着刚满一周岁的儿子天天站在病房走廊里。
这是天天的第三个封针疗程,天天的入院原因是肌张力高。
肌张力指的是「肌肉的张力」,过高或高低都不好,孩子肌张力高会感觉绷着,低了又感觉很无力。
大多数脑瘫儿的肌力是降低的,痉挛型脑瘫肌张力增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肌张力变化。因此,肌张力高被认为是脑瘫的一种表征。
孩子诊出肌张力高,艾云同丈夫连忙辞去了工作,经老乡介绍,来到了省城,在三附院住下,开始了漫长的封针之路。
郑大三附院儿童康复科的病房走廊。
「偶尔治愈」以患者家属的身份,在艾云的帮助下,亲眼目睹了一次封针的场景。此前,从未有过封针的片段被流出。
多名家属提及,封针是不允许拍照录像的,至于为什么,医生没解释过。
「那个场面,如果被拍下来播出去,肯定就炸了。」
「也就是小孩疼痛不敏感时才能这么扎,这要是大人,扎两下肯定就受不了了。」
家长们这么认为。
约10分钟注射针头扎入几十上百次,治疗室充斥着孩子的哭声。
早上10点不到,穿着拖鞋的女人们陆续抱着孩子来到治疗室门口等候,此起彼伏的哭声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治疗室的小床上,清一色被剃光了头发的患儿被一名医生和四五名家属团团围住,几乎不留缝隙。
家属负责控制患儿,医生则拿着装满药水的注射器穿过大人手的缝隙,在挣扎的婴儿身上的特定部位扎入拔出,扎入拔出。平均3-5秒扎一次,每扎4、5针换一支注射器。
从头部开始,然后是后颈、四肢、腰部,一次封针患者需要被扎入几十至近百针不等,持续时间10分钟左右。
封针过程中,除了控制和安抚婴儿,家属还需手里拿着棉花球,随着医生针头的移动,迅速黏在孩子被扎针的部位。
因此,结束后被抱出治疗室的婴儿大多顶着一脑袋的棉花球,血斑隐隐约约,脸上挂着泪,有些已经哭得没了声。
正在封针,家长们负责控制住挣扎的孩子以及用棉花球止血。
那天上午,艾云的丈夫几乎就没有出过封针室,帮助着各个病友家庭。
在病房里充斥着一种感觉: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孩子的痛苦,但却不得不这么做。
艾云和其他家属间流传着一个故事:曾有一个会说话的患儿,用稚嫩的声音对医生说:
「叔叔,我求求你了,求求你,不要用针扎我」。医生不忍心,最后让家长出院了。
封针结束后的孩子被抱回病房,脑袋上顶着止血的棉花球。
治疗室门口等待中的一个稍大的孩子也在做无力的抗争。
引起大人们注意是因为这个孩子关闭了妈妈点亮的手机屏幕,妈妈再打开他又关闭……只是一个劲儿的扯着妈妈的衣服然后摇头,嘴里含糊着「不要不要」,那神情几乎就要哭出来了。
「他怎么手机都不要了?是因为要封针吗?」有人问。
「嗯,一到门口就要走,知道是来封针的,不肯封针。」妈妈无奈地说。
再绝望的哭声,再心痛的父母,都没能阻止封针的进行,因为到这里来的人们相信:忍一时之痛,孩子病能好总是值得的。
脑瘫治愈神话三附院宣传材料显示,在被封针治愈过的患儿中,不乏来自俄罗斯、中国台湾等地的患儿。
封针到底有什么魔力?
三附院的宣传文章称:
三附院儿童康复科的创始人、名誉主任万国兰创立的「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让脑瘫从不治之症变成了可治之症,挽救了数以万计的患儿,填补了国内空白。
甚至有因重症脑炎造成的几十个植物人,也被(封针)成功唤醒,重获新生。
三附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