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鑫鑫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有效率低……这是目前我国眩晕症治疗的现状。眩晕是生活中常见的不适,已成为门诊问诊三大主症之一。近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甚至年幼的患者屡见不鲜。引起眩晕的疾病之一有耳石症,别小看了这种疾病,发作起来可让人备受折磨。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毛丽娜借助一个真实案例为大家科普耳石症的相关知识。
低头抬头天旋地转,竟是耳石症作怪60多岁的王女士一直身体硬朗,但最近一个月却受到频繁眩晕的困扰。特别是低头、抬头时,突发的天旋地转让她内心无比恐惧和焦虑。医院各个科室,神经科、骨科、心内科、中医科……全身查了一个遍,却没有任何明显异常的发现。吃药、挂水、针灸、理疗,没有任何效果。偶然读科普文章,她看到了一个叫耳石症的常见眩晕疾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医院眩晕中心就诊,医生通过检查,很快明确了病因,果然是耳石症在作祟。在医生指导下,王女士做了几个简单改变体位的动作,虽然每个动作都会诱发出让人不适的眩晕。但王女士发现,当她再坐起来时,不论怎样转动头部,眩晕竟然神奇地消失了!毛丽娜介绍,耳石症在临床上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由于我们内耳耳石器的耳石颗粒跑到半规管里,并随着我们身体的活动而运动导致的眩晕症状。要注意,耳石不是耳屎!是耳朵里的石头,是非常微小的碳酸钙结晶。耳石症有哪些类型和临床表现?病因分型:原发性耳石症、继发性耳石症。耳石所在部位:管石症、脊帽结石。原发耳石症临床表现:在体位变化时出现的短暂的眩晕感,数秒钟或数分钟眩晕可自行缓解。可以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少部分人有全身无力、心慌、腹痛、腹泻、想去厕所等症状。有部分耳石症患者可能伴有耳鸣、耳闷、耳胀、听力下降,畏声畏光,如果出现视物重影、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听力丧失、肢体活动不灵等情况要及时就诊。
“动短床”三个字确诊,无法根治但可预防耳石症的危害、高发人群、诱发因素有哪些?最大的危害就是剧烈眩晕症状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恐惧。有的患者对耳石症不了解、反复出现的眩晕导致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耳石症出现的眩晕、失衡、心慌感,尤其是合并心脑血管疾患的老年患者可能会摔倒,诱发血压升高、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等不良后果。高发人群:中老年人是耳石症的高发人群,中老年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左右。但是近年来青年人的耳石症患者也在增加,可能跟长期伏案工作、长期低头玩手机、频繁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诱发因素:劳累、熬夜、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女性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缺钙。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导致的末梢循环供血障碍。另外一些继发因素也可能会引起耳石症,如:外伤、突聋、前庭神经炎、美尼尔病、长期固定卧位睡眠导致耳石因长期重力作用脱落。耳石很小,无论是CT还是核磁都看不到它,如何确诊?症状上有三个字:动、短、床。动:活动时晕,不活动不晕;短:晕的时间短暂;床:清晨起床或夜间躺下时出现头晕。医院医生“通过眼睛看耳石”,根据变位试验过程中的眩晕+眼震特点来判断是否是耳石症,以及耳石症性质、耳石所在的部位。耳石症能够彻底治愈吗?毛丽娜表示,耳石症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无法根治。“因为耳石跟我们的头发一样是新陈代谢的产物,不断产生、不断消失的。但是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预防耳石症的发生。”专家提醒:不少耳石症患者在复位结束后眩晕症状减轻或消失,但是会出现头昏、头沉、头晕目眩感,走路不稳感,视物漂浮感,这称之为耳石复位后的残余症状,有这样的情况建议口服药物+前庭康复训练来解决。另外,还有一种眩晕叫做中枢性眩晕,也叫恶性眩晕,实际上是一种脑血管病,它的表现也可以是发作性的位置性眩晕,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主要通过专业的神经科、眩晕中心医生全面查体才能明确诊断,因此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眩晕症状,医院的眩晕中心就诊,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