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年修订版)介绍,当前常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五类: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噻嗪类利尿药(D)、β-受体阻滞剂(BB)。以上5类降压药及固定低剂量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药物。如有必要,还可以选择α-受体阻滞剂和其它降压药。以下,小编整理了这5大类降压药在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希望在日常处方和使用时引起大家重视!
利尿剂
(1)噻嗪类利尿剂
降压作用明确,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1-2级高血压或脑卒中二级预防,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利尿剂尤对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有益。可与ACEI或ARB、钙拮抗剂合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基本不影响糖脂代谢。大剂量利尿剂对血钾、尿酸及糖代谢可能有一定影响,要注意定期检查血钾、血糖及尿酸。痛风为禁忌证。
(2)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可使血钾升高,故高血钾与肾衰竭患者禁用。
钙拮抗剂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无绝对禁忌证,降压作用强,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我国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证据较多,均证实其可显著减少脑卒中事件,故推荐基层使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高血压,尤对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周围血管病患者适用。可单药或与其它4类药联合应用。对伴有心力衰竭或心动过速者应慎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少数患者可有头痛、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副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证据较多,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有益。可与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对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者禁用;注意咳嗽等副作用,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作用确切,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患者有益,也适用于ACEI引起的咳嗽而不能耐受者。可与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对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者禁用;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β-受体阻滞剂
降压作用明确,小剂量适用于高血压伴心肌梗死后、冠心病心绞痛、快速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或心率偏快(心率80次/分及以上)的1-2级高血压。对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猝死有预防作用。可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对哮喘及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慎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耐量异常者或运动员。大剂量长期使用对糖脂代谢有影响,高选择性?-受体阻滞剂对糖脂代谢影响不大。注意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等副作用;不要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综合征。
您在平时的处方或高血压用药过程中,还遇到了哪些药物不良反应?或您对上述介绍的内容,有哪些疑问或质疑?欢迎您在讨论区和大家一起交流!
欢迎转发分享。您的转发将让更多医生、患者获益!
加入群聊,收获更多!(扫描/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