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王志成汉水悠悠汉中天麻野变家种史话
TUhjnbcbe - 2021/12/7 18:53:00

引子

汉中地区人工栽培天麻,从上世纪70年代初起步,由点及面,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显著,年,全地区年收购天麻1.2万公斤,跃居全国首位,声名鹊起。同年,全国天麻会议在汉中召开,并确定汉中地区为全国天麻生产基地之一。至80年代中期,已形成大面积生产并获丰产,90年代初,汉中天麻产量已达到42万公斤以上,几乎占当时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撑起了天麻市场的“半壁江山”。天麻生产的异*突起,不但彻底扭转了多年来天麻奇缺,配方困难的状况,而且也为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丙申初秋,笔者一日路过五一路汉中药材总公司(原地区药材公司)门口,因事打听原宁强县药材公司经理后调至地区公司的丁养文同志时,门卫告知早已去世,又问我原来工作的生产科的一些老同志时,始得知两位科长,三位同志也都先后离去。尽管我也知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系自然规律,但还是令我惊愕,顿感这些曾和我一起从事天麻及中药材生产的同志一个个相继去世,我作为人工栽培天麻的亲历者、也是参与者,更有责任和义务把人工栽培天麻这段艰辛曲折、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写出来。以前曾动过这个念头,但总是下不了决心。这次我决定义无反顾把它写出来,以告慰老领导老同志,留下一篇药史资料,亦是对自己青年时代的一个回顾。

一、问题的提出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间为肥沃的汉中盆地,大部分山地丘陵海拔在~m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它不光以瑰丽奇峻的风光山色闻名遐迩,更以品种繁多的生物资源而堪称秦巴“生物基因库”,尤以中药材资源丰富,被誉为我省的“天然药库”。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秦巴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达余种,仅国家规定的种重点中药材汉中就有种。其中地道、品优、量大的主要有:天麻、猪苓、山茱萸、杜仲、银杏、附子、元胡、西洋参、*连、参叶、*参、白芍、厚朴、大*、川乌、*姜等。而这当中,名贵中药材天麻,就是秦巴山区万千药用植物中的奇葩。

汉中天麻历史悠久。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中,就曾记载天麻“生陈仓川谷、雍州”。“陈仓、雍州”即今宝鸡市的凤县、太白、眉县和汉中地区的宁强、勉县、留坝等县一带,历史上曾行销全国并有部分出口。天麻药用已有多年历史,《神农本草经》名列上品,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材,不但具有治疗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痫抽搐、高血压等功效,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药膳、保健、滋补和食用价值。是国家公布的34种名贵药材之一,计划经济时曾列为统管商品。天麻历来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初天麻奇缺,全国药材市场连续三年断档。据闻,当时偌大的首都北京药材市场上都很难买到天麻,天麻只能作为“首长”保健药。作为天麻产地的汉中也不例外,处方用药也需审批供给,笔者当时在地区药材公司工作,目睹了那时天麻配方难的窘况。鉴于当时野生天麻越挖越少,市场脱销,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和中国药材公司把天麻野生变家种列为重点攻关科研项目。

二、发展过程

但真的要将这种神奇的药用植物来个野变家种,又谈何容易?由于野生天麻难找难挖,民间便认为它是神药,故有“天麻天麻,天生之麻,神仙播种,凡人采挖”一说。因其茎色赤,直立似箭杆,俗名“赤箭”。天麻的地上部分是一根单一的紫色独苗,因其“有风不动,无风自摇”,又叫“定风草”。因它与风的接触面不大。植株又较坚硬,即使遇上大风,摇摆也不明显;相反在风和日暖的天气,阳光照射,气温升高,使“赤箭”由硬变软,在日光下便晃荡起来。这是从生态习性上称天麻为“定风草”。其实,从药效来分析,天麻属于平肝息风类药,故称天麻为“定风草”也是十分确切的。千百年来,由于人们缺乏对天麻的科学认识,不掌握天麻的生长习性,很多老百姓把它当土豆一样切块繁殖,最后天麻腐烂不见了,有的人甚至用石块围起来,打上记号,最后扒开,窝里不但没有新天麻,而且原来种下去的天麻母种也不见了,于是,人们便认为天麻有脚,会走会跑,是故,山里有老乡又把它称作“*督邮”。这些在今天看似近乎笑话的试验,实则也是对天麻野变家种的一种宝贵探索,反映了人们欲将野生天麻变为家种的渴望心情。其实,真正的奥妙在于,天麻种子只有种胚,无胚乳,是靠共生的萌发菌提供营养;它无根,无绿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密环菌当食物才能长大。只有块茎成熟时才冒出一根*红色茎秆,其生长过程十分奇特,平时在地面上的确难以寻觅到它的踪迹。这些知识,只不过当时人们不知道罢了,所以这也就更加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汉中地区作为天麻的原产地,各级**领导和药材部门,对天麻野变家种一直十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志成汉水悠悠汉中天麻野变家种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