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封面的那一刻,你会以为这是一本什么书?药草书?植物风光书?……说对了,但也不全对。其实,有些同学已经有所了解了,《本草中国》一书整理改编自同名纪录片第一季,全新展现了中华医药文化的奥秘。有点玄乎?其实,就是本书将带你寻访种植本草、采收本草、炮制本草的中药人,带你认识本草,了解何为道地本草以及传统炮制工艺。不要没信心,认真读完这书,你的本草知识瞬间提升好几个层次,“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不认识植物了!”怕枯燥?知识穿插于故事之中,读起来毫无压力。来,来,一起翻开图书见证奇迹!
首先,你会看到一幅全彩的本草地图(如下),采用跨页通排的形式,图文清晰,信息量大,直观罗列了书中涉及的道地本草及其道地产区,是不是有点小惊喜?更大的惊喜是,随手翻开内页,你会发现这是一本四色彩印、色彩还原度超高的图文书,有赖于内文所用的质地精良的九十克轻涂纸,书中涵盖的八百余幅高清大图得到了完美呈现。图文并茂、版式清新而不失大气,想一睹为快,先看几个小故事。
本草地图
第一个故事,来自于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种植天麻的田旭林。天麻,自古以来就被列为药中上品,可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本草纲目》称“久服天麻轻身健步”。在过去,天麻一度被视为神物,它无根无叶,栖身于深土之中,几乎无迹可寻。如今因为发现了蜜环菌,天麻才能实现种植。田旭林是贵州德江人,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去往城市打拼,而是选择延续祖先的事业,怀揣着“带天麻走出大山”的梦想,成为新一代麻农。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真要舍弃专业,一门心思做麻农,还是很不易的,让我们为年轻的麻农点赞!对了,这位小哥上过年初的央视节目《开讲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
田旭林和乡亲们在山林里挖天麻
田旭林验看采收的天麻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人参的。人参,因根如人形得名,有“百草之王”的美誉。大家都知道,常见的人参,多以人工种植的园参为主,珍贵的野生人参则难得一见。那么,野生人参的道地产区在哪里呢?对了,是长白山地区。六十岁的崔长安,正是当地的一个经验丰富的寻参人。可是,哪怕经验丰富如老崔,也不是每次寻参都有收获,因为野生人参太稀有了。这一次进山,经过几天几夜的寻找,有赖寻参小分队里的年轻人——老崔的外甥小宋发现了前人刻在树干上的图案,获得了此地曾挖出人参的重要讯息,这才缩小了搜寻范围,终于发现了一株至少有四五十年参龄的林下参。
老崔们发现的野生人参
老崔指着费时许久挖出的人参,喜笑颜开
你以为发现了人参,就万事大吉了?No,no,考验还在后头。人参的须根在腐殖土层里错综盘绕,经常与树根交织在一起。要挖出一棵完整的山参,又不破坏须根一丝一毫,是非常不容易的。秘诀在哪里?答案是用鹿骨做的签子来抬参。这样即使碰触人参的须根,也不会导致腐烂和折损。千辛万苦挖出了人参,随便一裹就行吗?当然不行,还得用苔藓轻柔地包裹,以免折损。瞧瞧,就是挖人参,也有这么多讲究啊!这还没完,老崔还要把山参籽小心翼翼地埋进土壤,虔诚地遵守人与自然的约定。老崔说:“靠山吃山,要养山。只要是遵守了放山规矩,人参永远不会消失的,只会越来越多。怕的是什么呢,森林没有了,它就没有了。”这是一种多么朴素的观念,心怀敬畏和虔诚,顺应自然,各守本分,不值得我们思索吗?
第三个故事,来自于自己动手炮制地*为女儿进补的河南母亲张小秀。河南焦作,是*河与沁河冲击而成的平原,疏松肥沃的*土地,是“四大怀药”的道地产区,地*便是其中之一。新鲜地*在产地焙干后被称为生地*,再经过蒸制,才能变为熟地*。地*,是中药里“生熟异治”的典型。生地*性寒,清热凉血。熟地*,其性由“寒”转“微温”,功效由“清”转“补”,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据说品质最高的熟地*“黑如漆,明如镜,甘如饴”,但蒸制的过程却极为繁复讲究,非一般人能驾驭。
张小秀亲手制作了木板和蒸屉,她将洗好的生地*拌上*酒,待浸透后,平铺在木质的笼屉内。千万注意,地*最忌铁器,一旦沾染则会含有铁腥味。蒸制前四十八小时万万不能停火,人须寸步不离。蒸制之后,地*还需拿到室外晾干,只有充分干燥的地*才能更好地吸进药汁。这之后再上笼蒸制,药汁就能渗透到药材里。如此反复,须达九次,古称“九蒸九晒”。整个过程下来,需耗时三十余天。
蒸制过的地*在室外晾晒
晾晒后的地*再上笼蒸制
张小秀验看蒸制后的地*
虽说现代的地*炮制用密封罐蒸制,二十四小时即能成品,但张小秀依然还是决定用传统方法炮制。当然,从效益的角度来看,传统方法费时费工,相当不经济,只是,这种不计成本的付出背后,其实是母亲对女儿的关爱。而这种关爱,是无法用效益指标来衡量的。
又开始羡慕起“别人家的母亲”?没关系,咱们自己也学起来,好好看书,多多动手,学不会炮制地*,还学不会泡菊花茶、做菊花枕吗?
好了,不过多剧透了,相信大家现在都知道该怎么正确打开《本草中国》了。读故事,学知识,soeasy!总有一天,你能够流利地说出我国的几大道地药材产区及其道地药材,见实物就能分辨其为何种药材,能说得清何为“建昌帮”,能解释“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的缘由……恭喜你,又get了一门新技能!有追求的同学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送给你们!
最后,福利来了,请欣赏内页图文:
点击进入购买页面
宋燕主编
ISBN:-7---2
出版时间:年1月
定价:58元开本:16开
装帧:平装,四色彩印
字数:千字
内容简介
寻道地药材,访中华药人,传千年智慧,本书整理改编自纪录片《本草中国》第一季,是一部全新展现中华医药文化奥秘的感人之作。
《本草中国》纪录片开播以来好评如潮,豆瓣评分8.4。其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专业指导,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监制,先后获得包括年第三届“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人文类最佳系列纪录片”、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最佳中国系列片奖”等在内的众多纪录片大奖,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
本书完整呈现了纪录片的故事内容,以更加流畅生动的语言讲述中华医药人的故事,并于其中展现道地药材、炮制技艺、医药原理以及传统中医药的千年传承。此外,书中增加了“岐*药话”板块,选取中医古籍中与主要药材相关的记载,或从诗词、史籍中钩沉,深度解读本草知识,并配以食疗经方等日常养生保健内容,使本书更具人文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书中出现的近八百幅图片精美丰富,既有高清的人物场景图、药材图,也有选自明代文俶《金石昆虫草木状》的多幅彩图,再加上结合本书内容精心编制的本草地图,直观呈现了本草的多重境界与道地产区。通过此书,我们得以亲近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也得以经由本草感受华夏文明的灿烂悠远。
编委会成员
主任: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副主任:毛群安(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局长)
主编:宋燕(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编委:陈勇、孙煜、俞瑛、干超
学术审稿:赵奎君(北京市医管局中药总药师、医院中药剂科主任)
-END-
统筹:陆藜;编辑:松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