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36岁的李女士跟同事因为一些矛盾吵了起来,抱着不开心的情绪,李女士回了家。
回到家,李女士做了饭,老公也不帮忙,李女士忍着没有发火,吃完饭之后,李女士的老公跟往常一样,扔下碗筷就去看电视了,这下,李女士忍不住了,跟老公大声炒了起来。
老公觉得李女士今天莫名其妙,也跟大声争吵,没想到吵着吵着,李女士却突发昏倒了,这下把她老公吓坏了,赶医院。
最后经过医生诊断,李女士是因为脑梗昏倒的,还好抢救及时,没什么生命危险。
原来,李女士本身就有多年的高血脂病史,再加上饭后做了这件事,所以才引发了脑梗。
医生告诫:饭后4件事做不得,小心脑梗!
1、饭后生气
平时生气对不利于身体的健康,饭后生气对健康危害更大,容易诱发血管疾病。
饭后,血液更多地流入胃部血管,使食物能迅速消化,流向其他部位的血液会减少,这很可能造成血液供应不足。
此时,你处于愤怒状态,这不仅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还可能导致斑块脱落,堵塞血管,诱发脑梗。
2、饭后立即洗澡
吃完后,不宜马上洗澡,因为此时血液集中在胃里,其他器官的血流会比较慢。如果此时马上去洗个热水澡,会加速血管扩张,很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导致大脑短暂缺氧,最终导致脑梗。
3、饭后立即锻炼
饭后立即运动会影响胃的消化,同时容易刺激心脏,不利于血液循环,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最好等到饭后半小时再做运动。
4、饭后立即上床睡觉
饭后不宜马上上床睡觉,因为血液集中在胃里,大脑供血不足。此时睡觉容易造成大脑缺氧和缺血,从而可能导致脑梗。
脑梗发生前,身体会有4个“信号”
1、舌根硬,说话含糊不清
一旦脑血管阻塞,语言功能可能受损,舌根会变得坚硬、含糊不清。如果是三高的人,就要特别注意。
2、短暂性视力损害
当脑血管中出现血栓时,流向视神经的血液会减少,由于营养不足,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视觉障碍。
3、小腿肿胀
当下肢静脉阻塞时,下肢血液循环会减慢,小腿容易肿胀,如果经常伴有疼痛,最好检查一下。
4、嗜睡,流口水
如果你经常困倦、打哈欠、疲倦而想睡觉,这是由大脑缺氧和缺血引起的。如果有流口水或喝水时经常被呛到,当心脑梗塞。
养护血管,预防脑梗,养成三种日常生活习惯
1、多喝水
要想血液变薄,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平时必须多喝水。如果你是高血脂人群,营养师建议可以额外摄入一些青梅多肽酶,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因为它可以给血管补充多种营养物质,比如多酚、多酶、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白蛋白等,把它加入日常饮食中,早晚来一点,简单又方便,还可以降血脂,养血管,增加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硬化和堵塞。
2、控制食盐摄入量
专家通过研究发现,长期过量摄入盐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为盐容易使血压升高,而过多的盐也容易损伤血管。
除了我们用来做饭的食用盐外,我们吃的很多食物的含盐量也很高,比如香肠、腊肉、泡菜等,这些“看不见的盐”也应该适当。
3、控制你的情绪
兴奋、紧张、抑郁等情绪都不利于血脂和血压的控制,容易导致血管异常收缩,不利于血液循环。平时控制情绪可以有效预防脑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