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01“高山云雾出好茶”。因为这句脍炙人口的话,很多茶友在购买的时候,就会问一句:哎,你家的茶产地是哪儿的,高山白茶吗?店家就会回答说,我是高山茶,太姥山那儿的。你再多问一句:太姥山“那儿”指的是哪儿?有的店家回答的就不利索了,含糊其词道:就是太姥山山脚那里,一样都是太姥山的茶。天哪,您这文字游戏玩得厉害。一般说太姥山白茶,大家理所应当就会认为是太姥山高山白茶。但店家口中所说的太姥山脚的白茶,是属于平地白茶的范畴之内。高山白茶与平地白茶品质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个别店家口中的“太姥山脚白茶”无非是冠一冠太姥山的名号,傍着太姥山的大腿多赚了那平地白茶与高山白茶之间的差价而已。自己倒是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对于白茶的整个行业来说却是不利的。您想想,从别处慕名而来的茶友,花着买高山白茶的价格买到了平地白茶。一般来说能喝到好茶的人,能是没见过世面的人物吗?必然也是喝过好的岩茶、好的乌龙茶、好的绿茶的人。人家把冒牌的高山白茶买回去只会以为这就是福鼎白茶的品质,是不如其它茶类的,长久下来白茶的口碑就坏了。老茶客一直在,新茶友却吸收不了多少,整个白茶市场非常有限。但太姥山脚下的白茶,能被称作是太姥山高山白茶吗?自然是不能的。山脚白茶更无法代表高山白茶的品质,真正的高山白茶真的太委屈了。02太姥山高山白茶,拆解开来是这样的——太姥山,高山,白茶。太姥山是地名,指的是太姥山这块地界,并不是单指一座山。茶友们平常看到旅游宣传图上的是太姥山主峰,是景区,受到保护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而高山指的是茶园所在的海拔达到米及以上,植物的性状和生长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其中,海拔的不同对温度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最后是白茶,白茶指的是茶树品种和制茶工艺。茶树品种包括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菜茶。制茶工艺则是萎凋和烘干这两道工艺。既然“太姥山高山白茶”中的高山指的是海拔,那么就说明高山白茶对于海拔的高度是有一定要求的。有的茶友可能有疑问了,都是太姥山的白茶,海拔多少真的重要吗?03海拔对于白茶的品质自然是重要的。海拔高的地方与海拔低的地方因为高度问题存在一定的温差。初中地理知识里面有就有提到过:海拔每上升米,气温就会下降0.6摄氏度。按照高山白茶米的标准,高山白茶与平地白茶之间有3.6摄氏度的温差。别小看这3.6摄氏度,在咱们的体感上已经有很明显的差距了,对于植物来说同理。这小小的温差,使得高山白茶与平地白茶之间的内质积累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平地昼夜温差小,所以白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物质积累,到了夜晚进行呼吸作用的时候,为了支持呼吸作用就会被消耗掉大部分,这样积累下来的内质就没有多少了。而高山白茶,因为所处环境的温差更大一些。在一定的低温影响之下,呼吸作用的速率会放缓甚至停止,这样白天所合成的物质大多数都被积累下来,囤积在体内使得白茶的内质丰厚。高山白茶比平地白茶更加耐泡,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高山白茶的内质比平地白茶来的更加丰厚。在冲泡上,高山白茶强调的是“快出水”,因为内质丰满,所以稍稍使力,物质析出就足够了。而平地白茶的店家,则会提倡另一种“闷泡法”,出水时间慢,为单薄内质的析出争取时间,这便是“闷泡法”里投机取巧的小聪明。04高山白茶与平地白茶,也就是高山白茶与店家所说太姥山脚白茶之间的第二个差别就在于:是否有云雾。云雾对于白茶的品质来说,影响的主要是白茶的嫩度,也就是白毫的多少。白毫,是存在于幼嫩茶叶上的茶毫,是白茶中氨基酸的主要来源。高山茶园里常常弥漫着白雾,白雾将茶叶子笼罩着,使得茶叶受到的大多是经过雾珠折射之后的漫射光。这一点与茶树喜阴喜湿的习性是相符合的。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的茶叶当中,含氮化合物含量提高,氨基酸,叶绿素以及含氮芳香物质合成量增加,茶多酚的含量会相对减低。这一系列的物质含量分布,就会使得白茶茶汤当中的鲜甜感更足,香气更丰富,茶汤涩感更弱。至于所谓的太姥山脚的白茶,咱们都知道一座山起雾,到了山脚的时候,基本是没有雾气的。所以生长在山脚底下的白茶并不会受到云雾的照拂,品质自然不能与高山白茶相提并论。硬扯太姥山也没用,山脚就是没有雾嘛。平地白茶没有雾气的遮挡,且平地的植被明显是比山林要少的。平地白茶受到的光照主要是直射光,茶叶子虽然长得更大一些,但多是碳水化合物和纤维,对于茶汤的品质来说意义不大。高山白茶与平地白茶的区别,可以用云泥之别来形容。高山白茶当中的高山茶韵是平地白茶所不具备的品质,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什么太姥山脚白茶与太姥山高山白茶一家亲的论调,小白只想拒绝三连:别!别!别!05小白再想想,关于这高山茶,店家还有什么常用的套路。对了,还有一个!“我家的茶厂虽然在太姥山的山脚下,但是我收的茶青都是太姥山高山茶园的。”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太姥山上那么多厂,采茶的人不送到那儿去,偏偏耗费时间精力骑着小电驴给您送到山下去,那不是闲的慌吗?再说了,白茶的茶青摘下之后,虽然放在透气的竹篓或者塑料筐里面,部分地方是可以透气的。但大多数的茶青挨挨挤挤的放在一块儿是会产生热量的,香气因为热量会更加浓烈。可有经验的人就会知道,这茶青放的时间太久,没有及时摊晾,虽然不是刻意的,但仍然有渥堆的嫌疑。如此茶青做出来的白茶,颜色会更黑一些,影响品相与品质。对茶叶品质有要求的人,是不会收这样的茶青的。就算是有人收这样的茶,那么价格也是会低一些的,采摘原本就赚得是辛苦钱。自然没有理由顶着将茶青闷坏的风险,舍近求远,将茶青送到更远的山下去。06白茶的各个产区之间,自然是有优劣之分的。高山白茶要比平地白茶要好,而平地白茶中,海边白茶的品质会稍逊一些。高山白茶当中又以太姥山高山产区的为优。大佬嘛,总是少不了一些小兄弟来抱大腿的,但远近亲疏,对于品质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茶叶的品质主要还是与生长环境和制茶的工艺有关。在白茶前面冠上“太姥山”的名号,并不会真的提高白茶的品质。太姥山脚茶能够与真正的太姥山高山白茶一较高下的,恐怕只有那与其品质并不相配的价格吧。▽能否抢到?除了靠手速,还得有些运气!白茶家族坚持原创的白茶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