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或软化。
而负责为大脑供血供氧的,是脖子两边的动脉“颈动脉”。一旦颈动脉发生拥堵,脑部就会缺血缺氧,这时,脑梗就来了。
脑梗“祸根”找到了,警示:4种食物多吃一口,血管多堵一分
食物1、甜味饮料
长期喝甜味饮料,容易使体内水电解质失衡,引起脱水,从而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形成血栓,诱发急性脑梗。
此外,长期喝碳酸饮料,还会增加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导致脂代谢、糖代谢紊乱,引发肥胖,而肥胖也是脑梗的危险因素。
食物2、奶油蛋糕、汉堡等
这类食物富含大量反式脂肪酸。
而反式脂肪酸几乎无法被人体消耗掉,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血栓的形成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食物3、加工肉类
比如香肠、火腿肠等食物。
这些食物味道好,含盐量也多,进入体内,会导致大量的钠离子堆积,使血压升高,还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诱发脑梗。
食物4、酒类
酒是动脉硬化的“罪魁祸首”之一。
酒精进入体内,有肝脏进行代谢,而长期大量酗酒会损伤肝功能,导致脂肪与糖分的代谢异常,使其在血液中堆积,使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身体出现这4种异常,警惕是脑梗要来
1、头晕、头痛
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者从间断性头痛转变为持续性剧烈的头痛,一般是缺血性脑梗塞的前兆。
2、视力障碍
一般表现为视线模糊、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一般会在1个小时之内自行缓解。
3、嗜睡、犯困
这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
当脑动脉发生硬化,动脉的官腔会越来越窄,脑部缺血会越来越严重。
4、运动障碍
具体表现有单侧肢体麻木,不明原因的跌倒,嘴歪眼斜等。持续时间一般在24小时之内。
生活中,做好4件事,养血管,防脑梗
第1件、注意监测血脂水平
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必要时服用调理血脂的药物,是预防脑梗的有效方式。
建议:
1、20~40岁健康的成年人,每5年检查一次,有条件者每1~3年检查一次。
2、40岁以上、无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男性及绝经后的女性,每年检查一次。
3、心脑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在未患有高血脂时,每3~6个月检查一次。
4、近期发生过急性心脑血管病者,入院24小时后要检测血脂水平。
5、已经开始服药的高血脂患者,服药一个月时,要复查血脂、肝功及肌酶,如果各项指标正常,以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即可。
服药一个月时,血脂、肝功及肌酶指标有异常,要及时调整降脂药,并在一个月后复查这几项指标。
第2件、补充抗氧化剂
血管需要“抗氧化”。
人体内自由基数量过多时,会引起血管内皮老化,使得血管内更容易沉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加速动脉硬化,诱发脑梗。
而抗氧化剂,可以捕捉并消灭“自由基”,减少其对血管的伤害,维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血管疾病严重化。
生活中,茶叶就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玲珑菊、枸杞子、绿茶等。
第3件、保持情绪稳定
生气是脑梗发生的“催化剂”。
生气的时候,大脑的神经递质中会释放出更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它会导致血管痉挛,使大脑缺血缺氧,诱发脑梗。
此外,肾上腺素还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管中的斑块脱落,堵塞血管,也会诱发脑梗。
因此,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非常重要,建议平时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做深呼吸。
第4件、坚持体育锻炼
每天活动30分钟左右,每周至少运动4次。
建议坚持适度的有氧锻炼,如慢跑、骑自行车、跳健身操等,通过双腿交替的运动,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节律更加和谐。
还能通过增强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环更加流畅,保持大脑供血供氧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