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年轻时顾不上健康,透支身体,上了年纪后往往比同龄人要显老,60岁以上的老人更是如此。
想要健康的度过晚年,除了要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调整心态以外,还要谨记不要做下面几件“动作”。
1、不要爬楼梯
进入老年后,人体肌肉会减少3%~5%,身体平衡能力也变差,爬楼梯这个锻炼方法,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美国医学专家约翰·怀特博士说:数据显示,在60岁以上的老人跌倒中,超过51%与爬楼梯相关。爬楼梯每年导致2万人死亡。而乘电梯导致死亡的仅有27人。
绝大多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关节已经退化,上下楼梯或爬山时,膝关节承受的人体重量是平时的3~5倍,这会加重关节老化。她建议,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爬楼梯这个锻炼方法,如果需要上下楼,一定要抓稳扶手。
2、不要快速转头
“这个动作容易导致头痛、头晕,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颈部骨折等。”
有高血压、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快速转头。
转头时,脖子也跟着动,脖子虽细,却包含颈椎、密集的神经和血管等组织,是重要的“生命线”,脖子两侧的颈动脉为大脑提供80%以上的供血,大脑发出的信号都要经过颈部下行。
老年人往往高发心脑血管疾病,且颈椎更为脆弱,因此转头时一定要有意识地放慢速度。
3、不要弯腰够脚面
“双腿直立,然后弯腰用双手够脚面,这是常见的热身动作,也总被我们用来衡量一个人的灵活性。”
但是,美国医学专家约翰·怀特博士提醒:过了60岁再做“弯腰够脚面”,对脊柱、骨骼、肌肉乃至血压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上了年纪后,连接我们臀部和背部的关节力量开始削弱,更易导致肌肉损伤甚至骨折。
运动前的热身必不可少,可以通过活动腕关节、踝关节,或快走几分钟来代替。
4、不要做仰卧起坐
如果你是年轻人,最好每晚坚持做几十个仰卧起坐,但过了60岁,就别再坚持了。
老年人做仰卧起坐,可能存在三大风险:一是双手抱头需要前驱力量,但可能因手臂肌肉力量不足,导致身体不平衡;二是它几乎要用到人体的整条脊柱,而很多老年人颈椎、腰椎都有问题,再加上骨质疏松,极易造成运动损伤;三是头部的位置变化较大,且以低头为主,心脑血管病患者可能因此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意外。
5、不要倒着走路
很多人认为,倒着走路改变了平时一成不变的走路方式,能缓解大脑衰老。其实,大脑支配对侧的理论主要是针对左右两侧,并不适用于前后。
倒着走路,由于老年人的平衡性、视力、反应能力等有所下降,反而容易引发意外。如果听到意外声响,老年人还容易条件反射地猛回头,更增加了健康风险。
正常的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走路时可以在手中边走边揉健身球或核桃,这对刺激末梢循环有好处。
如果坚持要倒着走,也一定要找个人少、车少的安全地段,并最好有人在后面随时提醒风险。
6、不要猛起床
人的血压并非一成不变,夜间和白天会有较大波动。因此,早上醒来后千万不能起床过猛,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
当我们在夜里睡觉时,血压比较低,刚苏醒时,血压会快速上升,部分有清晨高血压的患者尤其如此,如果起床太快太猛,有可能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
此外,起床过猛还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会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晕厥或眩晕。
60岁以后的老年人起床时要遵循“”原则:醒来后睁眼在床上躺2分钟,起身后在床上坐2分钟,然后坐在床边等1分钟,最后再站起来下地活动。
7、排便不要太用力
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弹性变差,排便时患者的腹压增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血压随之上升,如果此时用力过大,很可能导致颅内血管压力剧增,突发脑溢血。老年人排便时,一定别太着急。
老年人想要健康长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喝水、常喝茶水
水是长寿的第一要素,是最好的治病良药。
很多疾病是由于摄入水不足引起的。一旦不能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中老年人皮肤干燥以及排泄不畅、便秘等现象。易出现脱水、中暑,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因为缺水造成的血液浓稠将间接导致心梗、脑梗的发生。
乌龙茶是介于绿茶、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茶性平和,不温不寒,具有很强的杀菌消炎功效,能有效防止呼吸道感染。
蒲公英根茶,属于养生花草茶,可清热解毒、去火消炎,有“天然抗生素”之称,被称为“八大金刚”之一,并且蒲公英清肝热,凡肝中郁热所见的头晕头痛、急躁易怒、胁肋灼痛、口苦口干、咽喉疼痛、眼睛红肿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尾参茶,《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皆将其列为上品。男女老少皆宜,其补益作用可与人参、黄芪相比。《中药大辞典》记载现代临床应用尾参强调其:“滋阴润肺,生津止渴,养胃之功”。
二:饮食清淡、全面
多吃青菜,少油、少盐饮食,适当吃肉类,补充蛋白质。
身体需要7大类营养素来维持健康生命,其中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青菜中,多吃些蔬菜补充营养。
一方面减少油脂摄入,预防肥胖;另一方面减少钠摄入,预防更多水分去调节电解质平衡,也可缓解皮肤衰老。
吃肉类,补充蛋白质,每天人需要蛋白质摄入来维持身体各项机能,若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面部黯淡无光!
补充了蛋白质,同时也要补充脂肪,建议补充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3脂肪酸是人体需要必须不饱和脂肪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而且欧米伽-3脂肪酸补充更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三:每天笑一笑、大笑
您知道吗?大笑竟然也是一种长寿药。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研究发现,爱笑的人平均年龄是79.9岁,比美国人均寿命多两岁,而不爱笑的人平均寿命只有72.9岁。
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体及免疫细胞的数目,还能让副交感神经兴奋,降低肾上腺素水平,缓解疲劳。笑能增加心脏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脏病的发作。
微笑能降低皮质醇等压力激素的水平,不仅能降血压,还能减轻其对大脑海马区(主管记忆)神经元的损伤,增强记忆力。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压力激素的释放,从而起到抵御癌症的作用。
四:有事没事莫生气
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发现,90%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
史上最有名的“气死人”的事件,就是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了。也有史学家称,周瑜并不是诸葛亮气死的,而是突发心梗。周瑜之死,说明生气对个体健康甚至生命都有极大的影响。
这在现代医学科学中也得到验证。心理和生理本是同根而生的孪生兄弟,生气不仅会带来强烈的生理变化,而且其产生的激素比任何情绪都复杂,且具有毒性。
生气后心脏血流增加一倍、肝脏比平时大了一圈、免疫系统罢工6小时、肺泡不断扩张、肠胃功能紊乱、乳房出现肿块、皮肤会长色斑……危害是极其大的。
老年人有了不顺心的事儿,既要控制情绪,也一定不要憋在心里,找到合适的途径发泄出来,才是长寿之道。
五:静坐吐纳
静坐可澄心,符合祖国医学心定则气和顺,气和顺则血道畅,精气内充,正气强盛,强身祛病的观念。
实践证明,静坐中的呼吸,能加快体内的气体交换,消除神经紧张,肌肉放松,随之一些疼痛现像便可得到缓和,更有利于整个体内的温度,血液的酸碱度、血压、血糖、血脂及其它钾、钠、磷等化合物,稳定在一个范围内。
据报道,美国的科学家们对40名学生进行静坐生理实验,观察表明只要静坐5~10分钟,人的大脑耗氧量就会降低17%,而这个数值相当于深睡7个小时后的变化。
每天醒来,先盘腿静坐于床上,闭目并保持心无杂念,使自己意念集中,缓慢做50个深呼吸,然后再慢慢起床,开始一天的活动。
晨起静坐吐纳除了可以吐浊纳清外,还有助于全身放松、大脑入静,调整脏腑功能,起到防病健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