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治疗脑供血不足的生活常法,有这个病症的患
TUhjnbcbe - 2025/2/28 19:12:00

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脑供血不足的病因多与脑动脉硬化有关。

脑供血不足发病率较高,据统计80岁以上人群中脑供血不足占80%,60岁以上人群中70%有不同程度的脑供血不足。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出现头晕、头昏、头痛症状,常伴有心烦、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研究认为,脑供血不足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起脑梗死,甚至痴呆。

鉴别诊断

1.局灶性运动性癫痫

应与颈内动脉型TIA发作鉴别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多数为脑部器质性病变,年轻人多见,多为一侧肢体或身体某部位的一系列重复抽搐动作大多见于一侧口角眼睑、手指或足趾,也可涉及一侧面部或一个肢体的远端。较严重的发作后发作部位可能遗留下暂时性受累肌肉的瘫痪即Todd麻痹局部抽搐偶然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则成持续性部分性癫痫。追问病史有癫痫发作病史,脑CT扫描或MRI可发现脑内病灶,脑电图检查有癫痫电波。抗癫痫药可控制发作,可作鉴别而颈内动脉型TIA发作脑电图检查正常。

2.内耳眩晕症

应和椎-基底动脉TIA鉴别,其共同点是均有眩晕,但TIA老年人多见,内耳眩晕症多见于中、青年,伴有耳鸣,内耳眩晕症发作持续时间长可以达到数天之后逐渐缓解,神经系统检查没有定位体征,尤其是没有脑干定位体征,给予甘露醇及对症治疗有效。

3.晕厥发作

晕厥发作多见于年轻女性,是指突然发生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状态。是暂时性的广泛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常由躯体因素引起,如低血糖、碱中毒以及脑组织本身损伤所致,也可继发于脑的血液循环障碍,其临床特点是急性起病、短暂性意识丧失。患者常在晕厥发作前约1分钟出现前驱症状表现为全身不适感、视力模糊、耳鸣、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无力,随之很快发生晕厥。晕厥发作时,随意运动和感觉丧失,有时呼吸暂停、心率减慢甚至心脏停搏,此时难以触及桡动脉、颈动脉的搏动。

中老年容易患慢性脑供血不足,大家都知道,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耗氧量相对较大,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好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中老年脑供血不足患者要注意,因为自身一些免疫系统功能的减退,还是要坚持服用一些药物的。

脑供血不足患者尽量早睡早起,适当锻炼,饮食清淡为好,多补充维生素E,有防止衰老、动脉硬化作用。如果是老年,半夜觉醒时,宜喝几口白开水,可起稀释血液的作用。

患者可以采用物理加中医中药的科学方法来治疗,使局部脑血管扩张增加支流,以有效供应大脑组织细胞血氧加流,直接改善大细胞缺血缺氧现象。治疗期利用益智康脑丸促进大脑分泌更多化学物质,逐步取代西药以免产生依赖性对患者脾肾胃等脏器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标本兼治,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当前的病情及体制机能来决定,越早治疗康复的效果越好。

jiankan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疗脑供血不足的生活常法,有这个病症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