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岁的张阿姨,最近对自己的血压有些“摸不着头脑”。
前段时间,张阿姨过生日的时候,儿子送给了她一台血压仪,并且告诉张阿姨,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测一下血压,对自己的健康“有个数”。儿子的好意,张阿姨自然要认真对待,每天都坚持测2到3次血压,但是测出来的数值,却让她感觉很难理解:
原来,张阿姨大多数时间都在早晚测血压,往往早上测出来血压/,晚上却又变成/80,忽高忽低的,让她心里没个底,总是怀疑自己生病了。
早上血压/,晚上/80,张阿姨是不是生病了?
可能很多老年人,也有过张阿姨类似的担忧,感觉自己每次测的血压都不一样,忽高忽低的,于是认为自己生病了。
但实际上,人的血压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当饮食、作息、情绪等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血压也会跟着变化。在不同的时间段,人的血压状态也是不同的。
因此,张阿姨测出来血压总是“忽高忽低”,并不一定就是生病了:可能近段时间过于劳累没睡好;或者测血压的时候没有处于安静状态等,都有可能导致血压测出来的数据不统一。
医院任艺虹主任表示,老年人因为身体因素,血压测量不同意的情况很正常,只要不超过正常范围即可。我国老人大多以60岁为界限,血压正常标准在90/左右,只要不是每天2到3次测量血压,均超过这个数值,存在高血压等症状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但相反,如果每天多次测量血压,高压均超过mmhg以上,还请警惕可能存在的高血压隐患。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老人血压频繁“忽高忽低”,在排除掉上述的生理性因素后,也有可能是潜在的危险行为隐患,值得重视
老人血压长期“忽高忽低”,重视4种危险原因
第一种:降压药服用过量
很多老年人本身存在高血压的症状,需要每天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
通常情况下,降压药的服用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地服用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如果擅自更改药量,导致短期内服用降压药过量,就有可能出现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不稳定的血压冲击,有可能会加重高血压病情,增加血管并发症风险。
第二种: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
现在正处炎热的夏季,温度同样会对血压造成影响,因为热胀冷缩的缘故,老人夏天的血压会普遍比较低。
如果老人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血压下降太快,也会出现血压“忽高忽低”的不稳定状态,从而影响到高血压病情的稳定。
第三种:有吸烟,饮酒的习惯
烟酒对血管的刺激性是比较大的,根据美国高血压协会对4万余名吸烟者,长达11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吸烟者的高血压率,是不吸烟者的2.5倍。而在饮酒的过程中,长期持续摄入酒精,也会对血管紧张素造成干扰,导致血管容积变小,血压升高。
所以,如果是有吸烟,饮酒习惯的老人,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也会很常见。而吸烟饮酒不仅会加重高血压,还会增加肝癌,肺癌等严重疾病风险,尽早戒掉为好。
第四种:更年期综合症
对于女性来说,如果长期血压“忽高忽低”,不排除更年期综合症的隐患。所谓的更年期综合症,指的是在更年期时段,女性因情绪波动所导致的血压波动情况。
虽然这并不属于疾病隐患,但女性如果在更年期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长期导致血压处于不稳定状态,血管受到的冲击会更频繁,可能会增加日后出现高血压的隐患。处于更年期,且血压“忽高忽低”的女性朋友还请注意。
综上所述,血压“忽高忽低”,虽然大多数是生理性原因,只要没有超过高血压标准,老年人其实不用太过担心。但导致血压不稳定,仍然存在一定的高危因素,不妨对照下自己的生活,及时调整,保持血压稳定,才能更好地呵护健康。
参考资料:
[1]李镒冲.我国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的多水平空间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刘晓梅.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血压忽高忽低,问你怎么办[J].医师在线,,6(12):8-9.
[1]白岳全.血压忽高忽低是怎么回事[J].求医问药,(9):63-63.
#家庭健康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