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栓?
血栓就是流动的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变成了栓状的固形物,血栓一般是在血管的内皮细胞剥脱处、损害处、修补处的表面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白细胞以及红细胞组成。
血栓有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两种,形成的机制大致相同,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血管内膜的损伤;
第二、血流的改变,比如血流变慢了或者血流产生了小的漩涡;
第三、血流性质的改变,比如出现了高凝的状态,还有严重创伤以后的应激状态等等。
血栓会堵塞血管引起严重的后果,所以要积极的治疗。
体内有无血栓,手脚会知道?医生:手脚有5个变化,建议尽早检查
四肢出现肿胀
当手臂或腿部肿胀时,许多人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心脏或肾脏问题会导致水肿,但事实上,当血液凝块在手臂或腿部形成时,也会引起四肢水肿和肿胀。
其实这是因为在手臂或腿部形成血块,堵塞血管,使血液不通畅,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导致水钠潴留,造成组织内大量积水,造成肢体水肿。
小腿抽筋
如果小腿出现血块,小腿的血液循环就会受阻,导致小腿肌肉痉挛,腿部痉挛。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运动或睡眠时,腿抽筋除了体内缺钙外,还有可能是因为血栓形成。
腿部颜色变化
下肢静脉血栓也会导致皮肤颜色的改变,有些皮肤因腿部水肿而变白,但大多数情况下,局部皮肤会变红,严重时可变蓝变紫,均为下肢静脉血液凝固引起的症状,也可伴有皮肤瘙痒。
一侧腿麻
有些人晚上睡觉时小腿一侧会出现麻木、抽筋甚至疼痛,大多数人不会太在意姿势或者缺钙,但除了这两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与血管疾病或者血栓形成有关。
所以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治疗,发现这种情况,医院做CT检查,可能是急性血栓,也可能是血栓形成,以免损害健康。
手脚冰冷
这些情况都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尤其是中老年人,决定了是否发生血栓,因为血栓可能导致血流异常,血液循环缓慢,当血液供应不足时,四肢可能会感到寒冷,这是必须考虑的。
预防血栓,做好这5点,轻松避免血栓形成
健康饮食
中医常说“百病从口入”,人是通过饮食获取营养的,但如果不注意饮食机构的搭配,经常摄入“三高”食物,会影响血管健康,我们应该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加血管的弹性。
多喝水
人们多喝水的好习惯,不仅可以补充人体的需要,还可以改善体内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
坚持锻炼
人们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还可以改善体内气血循环,有效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脂肪的代谢和垃圾的排出,维护血管的健康。
经常踮脚
当人们踮起脚尖时,可以促进腿部肌肉的收缩,从而有助于加快体内的血液循环,保证体内血液循环的通畅,不仅可以增加腿部的力量,还可以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注意控制血压
将血压控制在必须的水平上,但也注意不要将血压降得过低,因为低血压可引起脑供血不足,易导致脑血管栓塞。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对于已有高血脂、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有冠心病病史者,应长期预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