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纪要
中华儿科杂志 1998年第3期第36卷 专题报道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儿科学术会议于1997年11月4日至8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有738人。会议特邀贵宾台湾省1人,香港特别行*区15人,日本国3人。大会采纳论文896篇,大会发言61篇,小会发言331篇。大会对自第十一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以来去世的我国儿科奠基人,敬爱的导师诸福棠教授表示了深切的怀念和哀思,对这一时期去世的各地的儿科工作者表示悼念。我们儿科工作者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保护了3亿6千万儿童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促进了他们的健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国的儿科事业所取得的成果是几代人不懈努力,艰苦奋斗,长期积累而得到的。这次大会检阅了我国儿科工作者在医疗、科研、教学,在疾病的人群控制,健康促进,在高科技攻坚前沿课题等方面所取得的诸多成果。通过这次大会使我们对我国儿科事业在世纪之交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跻身医学革命前沿,持续稳步发展的光辉前景充满信心。这次大会我国台湾省,香港特别行*区,大陆三方面儿科工作者交流了宝贵经验,和日本国儿科工作者交流了对儿科发展及在新的世纪将要面临的问题的分析和预测。这些探讨和交流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次大会在砥砺学术,交友联谊方面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日本前川喜平教授在其报告“日本儿科面临的问题”中指出:日本儿科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忽视儿童保健,过分偏重研究少见病,对促进儿童健康投入不足,儿科医师缺乏心理学-行为科学有关知识的培训。这种状况不能适应21世纪儿科疾病谱所发生的变化。香港大学杨执庸教授在“香港儿童健康和疾病的演变:可否是国内其中一个模式”的报告中,用大量的数据表明重视儿童保健,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加强多儿科医师有关心理-行为科学的训练是儿科积极面对21世纪的一项重要的学术准备。这些学术观点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开展相应研究的。日本儿科女医师毕业后5年流失率增高的现象有助于我们广大年轻的女性儿科工作者珍惜*和人民给我们提供的良好学习工作环境,自重、自立、刻苦奋斗、顽强攀登,为我国儿科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有关部门和全社会都应给予大力支持。
1995年和1996年我国儿科工作者完成了全国范围内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和城市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这些持续几十年的基础儿科学和前瞻儿科学研究为我国儿科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科学数据。为预测我国儿童生长发育趋势,影响健康危险因素,提示成人期疾病的儿童期防治重点和方向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其意义会在今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后显现出来。这些默默无闻的长期积累性研究是我国广大儿科工作者发扬团队精神,无私奉献,共同努力的成果。在本世纪内为完成我国儿科基本数据国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临床研究方面,本次大会发言表明我们已经全面开展了对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这些研究涉及的领域广泛:例如,谷氨酸脱羧酶65ab,1CA,1AA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预报价值及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易感基因的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在应用预示参数进行早期诊断的进展。惊厥易感鼠听源性惊厥后早期反应基因(Fos)蛋白表达及惊厥神经回路的初步研究,探索了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可能性。对一氧化氮(NO)的研究,不仅涉及呼吸衰竭,还应用在肾病,开拓了新的治疗思路。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临床应用的评价集中了我国许多儿科医师多年的经验,为统一诊断,评价生命特征,指导、评估抢救、护理质量奠定了基础。
在十一个学组的分组讨论中,学术气氛十分浓厚:思路活跃,观点新颖,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经验。各个学组学术讨论的要点如下。
儿童保健学组
营养素缺乏及补充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领域。铁、钙、锌、碘、维生素A、D是儿童期极易发生摄入不足和需要进行食物外额外补充的几个重要营养素,对这几个营养素的研究已开展了多年,积累了许多经验,在这次的讨论中继续就临床早期诊断,合理补充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这个领域里很容易发生过度诊断和不适宜补充(主要是过量服用),应当加以指导。
生长发育一直是儿科学的基础课题,这次集中讨论了有关生长发育的一些参数和应用生长发育曲线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急救学组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临床应用的评价是这次讨论的重点,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该方法比较简单,客观地反映了危重病例抢救中的实际情况,对指导抢救,提高工作效率有促进作用。但是,还有一些地方需要修改,建议修改后各地试行。
呼吸学组
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仍以病*病原学占优势,对呼吸道合胞病*的研究已进入A、B亚型和抗F和G蛋白特异性IgG抗体反应阶段。细菌病原学方面,采用套式PCR检测了B型嗜血流感杆菌。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依然十分重要,这有助于搞清我国儿童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等。采用峰速仪对哮喘儿肺功能已基本普及,雾化吸入对呼吸道感染和喘息的治疗作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肯定。
在本次会议中,动物模型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占了较大比例,各地代表建议尽快建立实验动物中心为临床科研提供服务。
新生儿学组
鉴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爱婴医院母乳喂养儿中有升高的趁势,正确诊断的参照标准问题提到了研究日程上来,目前采用的诊断标准是否妥当值得商榷,建议有组织地,经过严谨设计地开展我国正常新生儿胆红素正常值及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然后再制定供诊断使用的参照值。
早产儿呼吸困难综合征的治疗方案中应强调产前糖皮质素预防和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该方法值得推广。在开展缺氧缺血性损伤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同时,不应忽视作好围产期窒息的预防及复苏技术的推广,注意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重视康复期的合理干预。
感染消化学组
由于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病原体,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和病原体检出率。利用所有细菌均具有共同的DNA序列特点,以其16S rDNA高度保守区引物,制备PCR探针,用以诊断败血症,具有较旧法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RT-PCR检测病*明显优于病*分离。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用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或质子泵抑制剂(洛塞克),为临床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诊断手段方面,用14C尿素呼吸实验,可以避免活组织检测。
心血管学组
我国已将磁共振成像这一无创性诊断方法用于先心病的诊断并取得良好结果。将术后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及心搏出量等指标进行量化,作为诊断低心排的诊断指标,提高了对该症早期诊断的水平。近年来我国介入性治疗先心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对术后长期随访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病*性心肌炎的研究表明,IgM抗体对心肌炎早期病原诊断有一定意义。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所采用的方法从肺动脉压测定到核素99m锝心肌灌注以及彩色多普勒心肌显像。在对川崎病的治疗研究中发现,用静脉输入人丙种球蛋白(IVIG)1~2 mg/kg治疗优于阿司匹林治疗。
在心律失常治疗方面,儿科领域内已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并取得许多宝贵经验。
肾病学组
有关肾病综合征研究集中在发病机理,免疫变化,病理生理,合并症及治疗。一些作者观察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可导致实验动物产生蛋白尿,其肾小球上皮细胞阴离子位点减少,细胞外基质(如Laminin和胶原)的产生发生变化。在合并症方面,重视并加强了对高脂血症,高凝状态,栓塞的合并症的研究。对于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研究表明,本病肾组织有IL-6 mRNA表达增加,且尿中IL-6活性与其呈现正相关。
近年来在肾脏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我国儿科工作者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展了从整体,器官到细胞,分子水平的多层次研究。在研究中不仅注意到个别介质的变化,还开始了介质间的络及其元件调控的研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应用了一些新技术(如分子生物学,影像学,核医学)。探讨了针对发病机理中某些环节(如细胞因子,NO,脂代谢等)进行医疗干预的途径。从胎肾系膜基质研究到肾小球硬化可能的机制的研究中,我国儿科工作者开始注意到如何使患有肾疾病的儿童,以健康的状态进入成人期。同时,开展某些成人期肾疾病的儿童期预防和控制。
神经学组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在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两方面都应用了分子生物学手段,达到相当的深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今后临床、研究工作有其指导和参考价值。例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单个核细胞特异免疫活性研究,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内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和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研究婴儿痉挛症脑髓鞘形成等。许多研究集中在神经系统感染和癫痫。不少研究工作指出,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及酶的变化有可能作为细菌和病*感染的参考参数,但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在癫痫的临床控制和研究中,我国儿科工作者不仅注意到生物医学方面的问题,还特别注意到癫痫患儿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对于脑性瘫痪的诊断和康复,已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对于过去临床较为少见的或诊断上较为困难的疾病,如脑白质营养不良,线粒体脑肌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的诊断水平有所提高,对于儿童期精神行为障碍,如进行性抽搐,注意力不集中,孤独症已经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血液学组
我国儿科工作者17年来对儿童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治疗经验表明在病初采用包括DA或DA+VM26或VP16强化诱导方案是提高CR的关键;影响诱导缓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为病初白细胞计数和肝脾肿大的程度。经远期追踪10年的无病生存率为27.9%,代表了当前国内AML的治疗水平。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法为一些化疗难治的白血病,晚期淋巴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对脐血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提示,Anti-CD3诱导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凋亡与细胞内信号传导不平衡,尤其是蛋白激酶C不足或转位异常有关,而脐血单个细胞自发凋亡则由蛋白激酶A升高所致。应用SIL-TAL-1,HRX基因组合的,和bcr/ab1以及PML-RAR α四种融合基因作为PCR技术和肿瘤特异标示,其灵敏度为对白血病MRD的跟踪检测有重要临床意义。对儿童再生障碍贫血的病*病因学研究表明B19病*较其他病*与其发病的关系更为密切。
免疫学组
我国儿科免疫学工作者对散发性高IgM综合征CD40配体基因突变的研究证明,部分高IgM血症患者Ig同种型转换障碍是由于T细胞CD40配体基因缺陷所致。在有关新生儿暂时性免疫低下的可能原因的研究中观察到,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易于凋亡这可能是新生儿TL发育不成熟的重要特征,而这种凋亡异常现象可能与细胞内蛋白激酶(PKC)不足有关。此时CBMC IL-12表达水平低下和产生γ-INF水平低下等均可能是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暂时低下的另一些重要特征。在生长激素不足和维生素A缺乏/过量的研究中,通过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研究,证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动物多伴有免疫功能缺陷,VitA缺乏与VitA过量均能导致免疫功能损伤。通过对中药*芪的研究证明,中药*芪有调节TH1和TH2细胞失衡的部分功能,且有预防感染,调节免疫的潜在意义。
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该学组论文展示了以下研究领域:单纯性生长激素缺乏症IA型患者GHI基因缺失位点的研究;脆性X综合征的基因分析。性早熟的诊断、中枢性性早熟治疗。IDDM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在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的领导下,大会期间进行了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儿科学会全国委员会的选举,选出了新的常委和正、副主任委员,并改选了第六届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新一届的中华儿科学会委员会和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将继承老一辈儿科专家的光荣传统,竭尽全力把中华儿科学会和中华儿科杂志办得更好。会议期间第十二届全国儿科学会委员会举行了两次主任/副主任委员会议,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召开了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对今后全国儿科学会和儿科杂志的工作举行了讨论。
这次大会的筹备和举行,始终是在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的领导和支持下进行的。大会还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公司的鼎力支持,与会代表与各公司进行了交流,增进了相互了解,有助于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推进我国儿童保健,疾病控制,健康促进等工作的发展。
这次大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儿科界的盛会,也是申办第二十三届国际儿科学会2001年在我国进行的一次动员大会。我们一定要发扬“刻苦攀登,迎头赶上”的精神把我国儿科事业推向新的高峰。
联系单位:100045 北京儿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