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上生长着各种竹子,其中有三种竹子长得特别:一种竹子长出来的管是四方形的,俗称“方竹”;一种竹子长出来的管呈蓝青偏黑的颜色,俗称“黑竹”;还有一种见了称奇不已,一般竹的竹枝是在竹节的上端向上长出的,可这种竹的竹枝和竹节,都是倒过头来生长的,俗称“倒枝竹”。人们把这三种竹子通称为:“太姥三竹”。而且,每一种竹子,都有它一段有趣的故事。
方竹生长在太姥山灵狮洞和下叠寺的山坑里。传说很久以前,这方竹的管是圆的。有一年,下叠寺来了个和尚,他很贪钱,凡是有人到下叠寺玩或过路的,他都一个劲的要钱;人们给了又给,他总是不满足。和尚把要来的小铜钱串进竹枝里,串了一串又一串,装了一柜又一柜,还是不满足,见有人来就要讨钱。
传说有位神仙下凡来,想惩治一下这个和尚,仙人装扮成一位老人,满身挂着一串串小铜钱,背后跟着四个小后生,也挑着四担小铜钱,主仆五人一起来到下叠寺,和尚见了大欢喜,他要了一串又一串,老是不满足。仙人说:“你要多少没个数,我看照山中小竹笋算,每根出土小竹笋套上一个铜钱,有多少你就套上多少,铜钱我给你。”和尚心想,满山的小竹笋多得不得了,而且天天都有新笋出土!他高兴极了,满口答应,于是,后生挑一担铜钱跟着和尚走,和尚见着一根小竹笋就套上一个小铜钱,。和尚这片竹林那片竹地找呀、套呀,套了一天又一天,连套了六六三十六天,感到很累了,仙人问他:“把小竹笋都套上铜钱了吗?”和尚笑着说:“还有!还有不少笋未套上!”第三十七天,他又继续找呀跑呀套呀,到了七七四十九天,和尚累病了,一躺到床上就起不来了,一连躺了三天三夜。当他起来后,客人不见了,他就跑到小竹林里去收钱,进到竹林,只见他原来用四方空心铜钱套的小竹笋,都长成了四方管的竹子,铜钱都不见了。竹林里的小鸟叫着笑他,“贪钱空!贪钱空!……”从此,这里就长着四方管的竹子。
太姥娘娘在兰溪染蓝染青的时候,整条兰溪的水都变成青蓝色的了。黑竹原先的管并不黑,它长在兰溪边,天天看着兰溪的水,染得青蓝青蓝的,非常可爱;又见许多村姑,她们按各人所爱,把衣服分别染成纯蓝、天蓝、青蓝、紫蓝、淡蓝等各种不同颜色,个个打扮得非常美丽;兰溪旁的竹子,也很想把自己的“外衣”好好染一染。它要求人们用兰溪水泼它的竹管,就是染不住。它焦急地也去请求太姥娘帮助想办法,太姥娘告诉它:“你就将竹根伸进兰溪里,把染料汲进竹管上就行了。”这些竹子听了很欢喜,个个争先恐后地把根伸进兰溪里去吸染料;由于它们的根有粗有细,吸收的青蓝色染料不均匀,竹管上便斑斑迹迹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竹管上尽是蓝、青、黑色的竹子,很是好看,俗称“黑竹”。
倒枝竹,在太姥山东南方的山坡山岔中,有许多倒枝竹,原来太姥山是没有这种竹的,相传是朱熹来到太姥山后才有的。那时朱熹住在山下一个村庄里,一天,他上太姥山游览,在路旁顺手拔根小竹,当做上山下坡的拐杖用,下山时用不上了,便倒过头来插在土坡上。不久,这根竹竟然活了下来,而且竹生笋、笋长竹地发展起来,所以这种竹的竹节和竹枝都是倒过头来生的。如今,人们都称这种竹为“倒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