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之前提到的能够引起“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血液流变学紊乱和肥胖也对本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血液流变学紊乱指的是什么呢?
主要指的是全血粘度增加,当全血粘度增加时,脑的血流量会下降。我们可以这样想象这个过程——把清澈的水注入一根管子,水的流速会非常快,但是如果把一罐浆糊注入到同一根管子里去,它是不是就会流得非常缓慢?这就是当全血粘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会下降的原因。
其中,血细胞比容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在促进凝血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出现伤口,伤口破裂出血的时候,纤维蛋白会活化为纤维蛋白原,并在破口处综合交错形成一张网,然后血小板会在网上粘附,起到止血的作用。
因此,当单位比容里的血细胞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了,就相当于相对增加了血液的黏稠度,成为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脑卒中无关。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脑卒中人群中,病因以高血压为主,其次是吸烟、饮酒,而50岁以下的人群特别是年轻人中,则多与吸烟、酗酒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带来的精神紧张、抑郁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
这些年轻患者发病时有意识障碍的占75%以上,而且出血部位靠近脑干、小脑和丘脑区的情况约是50岁以上年龄组的两倍。比起老年患者,他们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
因此,应该从年轻时就重视脑卒中的防治,提倡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预防脑卒中。这提示广大年纪尚轻的朋友,千万不要因为年轻就忽视身体发出的“疲劳”“不适”信号,珍爱生命,从健康的生活习惯开始!
文中部分知识参考自中医治未病指导丛书《治未病绽放青春的光彩》,总主编郑玉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编辑:袁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