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们普遍认为心肌缺血这类疾病只会影响年长的人群,但随着生活压力增加和年轻人长期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心肌缺血的患病人群也逐渐向年轻人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在中国人口疾病死亡原因中,癌症位居首位,而心脑血管疾病则稳居第二位。现在越来越多30岁左右的人患有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脑出血,平均每15秒就有一名中国人因冠心病而丧命,而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
所以,什么是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肌本身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肌供氧不足、能量代谢异常,无法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病理状态。心肌的血液供应并非静态不变,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波动性。然而,通过机体的自我调节作用,使血液供需相对稳定,保证心脏的正常工作。当心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供血不足,经过机体调节无法满足心脏工作所需时,就构成了真正的心肌缺血状态。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可将本病分为以下类型:
1、心绞痛:是心肌缺血最具代表性的类型,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所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本病急性期主要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疾病,总死亡率可达30%,一定要注意预防,尤其是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少体力劳动者。
3、缺血性心肌病:心肌长期缺血缺氧状态,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瘢痕形成,心肌间纤维组织增生,称为缺血性心肌病,亦称为心肌纤维化。其特点为心脏变得僵硬,逐渐扩大,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预后不佳,病死率高,死亡原因主要是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严重心律失常。
4、猝死: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主要原因是心脏突然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冠心病是心脏性猝死患者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变。
心肌缺血发病之后,患者往往会出现气短、胸闷,恶心等症状,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小的危害。针对心肌缺血的早诊断、早治疗是有效缓解心肌缺血症状重要手段。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肌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更新,供我们选择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心肌缺血的诊断、治疗方面的知识。
心肌缺血患者的饮食和运动调养
临床研究发现,健康的饮食习惯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患者的病情,提升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建议心肌缺血患者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低油低盐饮食,每日钠盐尽量控制在6g以内;不熬夜,按时作息,保证睡眠充足;烟、酒对于患者的心肺功能都会造成十分大的伤害,应该避免;此外,心肌缺血患者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
西医治疗
心肌缺血急性发作时要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可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以改善心肌血供。另外,在日常应根据医嘱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或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另外诺迪康胶囊也很适合心肌缺血的患者,作为《中西医结合I期心脏复苏专家共识》推荐用药及南极科考制定用药。能广泛运用于各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主要成分圣地红景天为千年藏药,可益气活血,通脉止痛,多环节修复缺血缺氧造成的心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