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一部分人,经常性会感到头昏,头晕,迷糊不清醒,很多人都不以为意,医院检查,但是检查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毛病,于是第一次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后面就不再放在心上,下次再犯病的时候就自行吃一些药物。
然而,这样是不对的,这样做只是缓解了一时的症状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还掩盖了疾病的真相,耽误了治疗的时间。
不是所有头疼都能“自愈”,这种情况要警惕!
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迷糊不清醒等症状多是由于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天气变化、睡眠不足等引起的,比如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大脑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股市潮起潮落导致情绪高低起伏等。通常情况下,只要多注意休息并安排好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就可以有效缓解。
但引起头痛、头晕、迷糊不清醒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病因当属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分两大类,一类我们叫出血性脑血管病,好比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这类动脉破裂造成的一个出血。还有一类我们叫缺血性脑
血管病,动脉堵塞了引起了一个相关的症状,所以如果经常头晕、迷糊这些症状,需要小心是不是有脑动脉血管狭窄造成脑子的供血不足。
再一个,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往往是一些突然的事件,我们叫脑血管意外,什么叫意外?就是想不到突然就发生了,它的特点就是病情发展的特别快,像脑出血,如果出血量大,病人可能突然剧烈头疼、呕吐,甚至偏瘫、失语等,缺血的症状有可能早期就是一个短暂的脑缺血发作,病人突然一侧肢体没劲、说不出话、黑朦、看不清东西,几秒钟就好了,反复发生,不去控制它,可能最终发展成为永久性的并发症,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个开始缺血发作这个时期就干预,不要让他再发展到脑梗塞这个地步!
入秋后脑血管疾病高发,如何预防?
入秋以后,炎热的天气逐渐凉了下来,早晚温差会逐渐增大,天气变化明显,忽冷忽热,难以把控,这让“脑血管病”猖狂起来。对此,提醒大家:温度变化越大,血压波动越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高。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心脏病和糖尿病的病人,在入秋以后须谨防脑中风,一定要树立疾病预防的意识。1.控制好“三高”
“三高”可谓是中风的三大“推手”,遵医嘱服用药物,不擅自停药、换药或者增减药量,规律测量血压、血脂、血糖,了解疾病的控制情况。2、警惕“小中风”
有些患者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现象,表现出中风信号,但是几秒后就恢复正常了。其实这是短暂性脑缺血,也是脑卒中的预警信号。3、适当运动
为了避免大脑血管发生病变,还需积极锻炼身体,但要注意的是,运动不要太剧烈,可选择有氧运动。4、控制情绪
情绪激动时,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血管收缩,从而让血压升高,这个过程中容易对血管造成损害。5、注意保暖
秋季天气开始变化,早晚的温差较大,血压容易变化,出入室内外要特别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头部脑血管对于冷气的耐受性差,应该着重保护。6、饮食合理,切忌盲目进补
很多人秋季到来就过度进补,殊不知热量获取过多,营养过剩除了身体肥胖之外,可能导致胆固醇、脂肪积累,血液粘稠度会增加,甚至还会加速大脑血管的病变。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常见的症状表现就是头痛、头晕、头胀、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无力、记忆减退、视物模糊、乏力等等,还有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若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不要认为是小问题,有必要医院进行检查,找出病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