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脑池造瘘术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
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5月—2018年9医院收治的46例TB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37例,女9例;年龄24~80岁[(49.8±15.7)岁]。损伤严重度评分(ISS)6~42分[(25.0±8.2)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14分[(3.4±1.7)分]。23例仅行常规手术(对照组),
23例在常规手术基础上加做脑池造瘘术(造瘘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行有创颅内压监测。比较两
组患者术毕颅内压、术后1周颅内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神经外科ICU(NICU)时间、术后脱水药
用量、去骨瓣减压率、术后感染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出院时GCS及随访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
分(GOS)。结果 造瘘组术毕颅内压[(7.1±5.7)mmHg∶(14.2±12.0)mmHg]、术后1周颅内
压[(11.8±0.5)mmHg∶(14.0±0.7)mmHg]、术后脱水药用量[0(0~500.0)ml∶1275(787.5~3812.5)ml]及去骨瓣减压率(57%∶91%)均低于对照组(P<0.05)。造瘘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20(42.0~225.0)h∶89(65.5~203.5)h]、NICU时间[236(182.0~340.5)h∶281(114.0~400.0)h]、术后感染率(4%∶0)、病死率(13%∶39%)及住院时间[32(20.0~44.5)h∶25(12.0~30.5)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瘘组出院GCS[(10.7±4.2)分∶(7.9±4.2)分]高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GOS造瘘组预后良好18例,优于对照组的11例(P<0.05)。结论 对于TBI患者,脑池造瘘术与常规手术相比,可降低颅内压,减少脱水药用量和去骨瓣减压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脑损伤; 减压颅骨切除术; 脑水肿; 脑池造瘘术
DOI:10.3760/cma.j.issn.10018050.2019.05.002
创伤性脑损伤(TBI)仍然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是各年龄段患者主要的致死、致残原因[1]。在急性期和恢复期需要长期的看护,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创伤后脑水肿、脑缺血以及一系列病理生理的改变会影响脑功能[2]。脑水肿的发展可以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灌注压、脑血流及脑氧下降,这些因素又会引起脑水肿的进一步发展[3],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引起脑疝甚至死亡[4]。
目前在TBI中通过手术的途径降低颅内压常用的方法是去骨瓣减压术。国际上两个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