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当人死亡时大脑会发生什么。尽管人类已经在各方面取得相当大的进步,但由于无法轻易监测人类的死亡,进展一直受到阻碍——因为医生有义务尽可能地阻止人们死亡,而不是监测它的发生。
这意味着人们对脑死亡过程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动物实验,同时还有在抢救濒死病人时收集的有限信息。
但在年,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发现,在动物身上,在缺氧的20到40秒内,大脑进入了“节能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大脑中没有电流,神经元停止相互交流。
几分钟后,随着细胞内离子梯度的消散,大脑开始崩溃,一波电化学能量——被称为扩散性抑制样去极化(或脑海啸)——扩散到整个大脑皮层和其他脑区,最终造成不可逆的大脑损伤。
但是,由德国柏林大学的神经学家延斯-德雷尔(JensDreier)领导的一个团队,他们监测了发生在9名具有破坏性脑损伤的病人身上的这些过程(在病人/家属已签署放弃抢救情况下),他们认为脑死亡时的“海啸”实际上能够被阻止。
研究员使用称为硬膜下电极条和硬脑膜上微电极阵列的神经监测技术监测了患者大脑中的扩散性抑制样去极化,他们认为这不是单向的,只要循环以及氧气供应就能够恢复大脑,也就是在所谓的承诺点(定义为神经元在持续去极化下开始死亡的时间)之前重新建立氧化底物供应。
对于因脑缺血或其他类型的中风而面临脑损伤或死亡风险的患者来说,这些发现有朝一日可能成为救命稻草,尽管研究人员解释说在医生能够利用这些发现之前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该研究论文题为"Terminalspreadingdepolarizationandelectricalsilenceindeathofhumancerebralcortex",已发表在《神经病学年鉴》期刊上。主要作者为JensP.Dreier。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