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脑供血不足可能导致脑缺血,进而损害大脑功能。不仅会引起头痛、头晕、耳鸣和心烦等症状,还会增加中老年人患脑梗死和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严重危及健康。为了规避这一风险,我们应该及时识别并及早治疗。
那么,脑供血不足具体有哪些症状呢?
1、感觉异常
感觉功能主要由大脑控制,因此脑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感觉功能障碍。比如嘴唇和舌头麻木、对冷热的感知能力降低、听力减退等。
2、神经功能异常
脑供血不足会影响神经功能,表现为困倦和全身乏力、缺乏精神、白天嗜睡、头部昏沉等。如果脑供血不足一直不得到治疗,人的性格可能会逐渐发生变化,比如异常暴躁、容易产生暴力行为,或者变得沉默寡言。
、语言功能减退
语言中枢分布在大脑,脑供血不足会影响语言中枢系统的功能,降低语言能力。大脑无法及时获取信号,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来描述问题,也无法理解他人的言辞。
4、运动能力减退
所有运动都依赖于肌肉,而肌肉组织由大脑控制。大脑供血不足会对运动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行动不协调。比如经常跌倒、走路摇摇晃晃、四肢无力、口眼歪斜等情况。
那么,如何缓解脑供血不足问题呢?
1、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身体缺水会减缓血液流动速度,导致脑供血不足。所以要多喝白开水,每天喝水量不低于毫升。早上起床后空腹喝水,可以稀释血液,避免血液黏稠。每隔半小时喝一杯~毫升的水。最好喝白开水,也可以适量饮用淡茶、牛奶等,但要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奶茶等。
2、科学用药
脑供血不足与颈动脉狭窄有关。如果颈动脉堵塞超过50%,就会出现症状,需要尽早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如果颈动脉狭窄超过70%,则需要进行支架手术扩张狭窄的颈动脉。
值得注意的是,颈动脉狭窄超过50%时,症状可能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稳定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控制腰围等。饮食宜清淡,适度运动。
温馨提示:
慢性脑供血不足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应积极调整生活。日常饮食宜清淡,控制油、盐和糖的摄入,适当吃海带、黑米、蘑菇、黑芝麻和鱼等食物,饭后7~8分饱即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可以听音乐、泡热水澡或进行冥想。
保持心态平和,消除焦虑、抑郁和烦躁等负面情绪。选择缓和的运动方式,比如太极拳、八段锦和散步等,能消耗更多热量,对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和血脂,保护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