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朱鑫璞朱鑫璞中风预防门诊
临床上根据颈动脉狭窄是否产生脑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大类。颈动脉狭窄的症状主要包括:
1.脑部缺血症状:
包括:耳鸣、眩晕、黑朦、视物模糊、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
2.眼部缺血表现:
包括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等。在眼科寻求医生帮助之后,别忘了到“中风预防门诊”再评估一下。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
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一过性单眼失明或失语,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多数在1小时内完全恢复,少数在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头颅CT和MRI(核磁共振)检查无局灶性病变。
4.缺血性中风(脑梗死):
常见的症状包括: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脑神经损伤、严重出现昏迷等,这在我们之前的科普文章中已经反复讲过。同时,具有对应的神经系统的体征和影像学特征改变。
许多患者临床上没有任何上述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这种类型称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有时仅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根部或颈动脉行径处闻及血管杂音。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快速发现这种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如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尤其是重度狭窄或斑块溃疡被公认为“高危病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虽然各级卫生行*已经开始重视颈动脉狭窄问题,但令人担心的是:
1.普通民众无法识别颈动脉狭窄症状,这需要临床医师更详细询问病史,同时更持久开展更大范围、更大力度的脑卒中防治科普教育。
2.大多数医务人员面对颈动脉狭窄问题重视不够,“学术争论”取代“筛查干预”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这个有争论的问题上,一个简单的办法就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自己母亲脖子血管里发现了斑块,您会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3.专科医生“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依然存在,临床医生普遍缺乏公共卫生管理的思维训练。
4.缺乏全面系统看待人体动脉硬化狭窄题。单纯纠结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忽略了颅内动脉狭窄或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
强调说明:
1.所谓的“无症状”是相对的,或许仅仅是因为没有仔细询问病史、缺少一双能够“识别症状”的眼睛!
2.任由颈动脉斑块发展的结果就是:让颈动脉狭窄患者静静等待着中风的到来!
3.千万不能因为“没能识别”就消极干预,等待中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