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患者,女性,48岁,因突发心前区疼痛、医院急诊。体查:在呼吸机支持和去甲肾上腺素维持下,心率95次/分,血压90/60mmHg,深昏迷,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脑电图未显示波形。
该患者目前是存活还是死亡?
死亡是个体生命活动的终止,是生命的必然规律。
传统的观点:死亡是一个过程,以心跳、呼吸停止作为死亡判定标准,称为“心死亡”,分为三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挑战:
心跳停止的患者有可能经抢救而复活,也可通过心脏移植而恢复生命活动。此时,传统“心死亡”观点还管用吗?
采用呼吸支持技术,在全脑功能丧失后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患者的呼吸、心跳和脑以外各器官的功能活动。这算死亡吗?
年美国哈佛大学死亡定义特别委员会提出将脑死亡作为人类个体死亡的判断标准,希望能解决上述问题。
脑死亡(BrainDeath),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全脑:脑干、间脑、大脑、小脑
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延髓)是人体的生命中枢,维持呼吸、心跳、意识、体温、颅神经反射等。
脑死亡的判断指标
(1)不可逆性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