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圆锥角膜(Keratoconus)
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呈圆锥形,及产生高度散光的角膜病。晚期会出现急性角膜水肿,形成疤痕,视力显著减退。
典型体征
前凸
变薄
患病眼正常眼
Munson征
向下看时,锥形凸起顶压眼睑边缘形成弯曲
圆锥角膜线(Vogt条纹)
Fleischer’s环
角膜瘢痕
急性水肿(后弹力层破裂)
诊断
除了依据病人的症状,主要靠客观体征和辅助检查:
应用Placido盘检查,角膜映像的同心环和轴出现歪曲。
Placido盘
检影法
裂隙灯显微镜
角膜曲率计
角膜厚度
角膜地形图
角膜地形图
Orbscan(最常用)
Pentacam(更全面准确)
多种参数(Orbscan)
SimK:模拟角膜镜读数,第6,7,8环的平均最大屈光力读数与轴位,以及其垂直轴位的平均屈光度。
最大屈光力及其轴位
最小屈光力及其轴位
角膜最薄点厚度
诊断标准(国内)
角膜中央屈光度≥47.00D
I-S值≥1.00D
Placido环最大一环与最小一环屈光度差值≥4.50D
双眼角膜屈光度差≥2.50D
SimK的差值≥4.50D
治疗
非手术治疗:
早期PGP
药物
框架眼镜
接触镜
软性角膜接触镜(SCL)
硬性角膜接触镜(HCL)
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gas-permeablecontactlens,RGPCL)
需要详细检查,最好专门设计与定制
手术治疗
角膜表层镜片术
角膜热成形术
角膜基质环植入
紫外光核*素角膜交联术
角膜移植术
板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核*素紫外光角膜交联术
应用光化学原理提高角膜硬度,增强角膜基质的生物化学和力学稳定性。
早在70年代,交联法就广泛应用于工业;
80年代逐渐应用于医学相关专业,如人工心脏瓣膜的制作,牙科填充材料的固化等;
90年代出现关于角膜交联疗法相关实验研究,于年首次在临床应用。
年~至今应用于:更多国家,医院,更多病人,更多领域。
KXL系统
内部校准
确保一致的能量
更高的照度
高达45mW/cm2
优异的无线光束控制
精准的X,Y,Z定位
手术中优秀的X,Y,Z控制
全程操作精准控制
加速交联
用脉冲或连续波照射
用ParaCel的跨上皮交联
顶部均匀光束切面头
确保均匀的能量输出
ParaCel
设计为克服上皮障碍
ParaCel增加渗透
/p>
BAC和EDTA打开紧闭的
上皮的结合点
VibeXXtra通过用ParaCel强化剂打开的上皮结合点来渗透0.25%核*素浓度。
手术适应症
圆锥角膜
透明样角膜边缘变性
屈光手术(术前或术后)
大泡性角膜病变
感染性角膜炎
供体材料处理
其它
圆锥角膜
阻止或延缓圆锥角膜进展
减少角膜移植需求,缓解角膜来源稀少问题
对后期行角膜移植无影响
已经成为圆锥角膜的标准治疗之一
屈光手术
术前:预防医源性角膜扩张
(危险因素:亚临床圆锥角膜或透明边缘角膜变性,或基质厚度小于um)
术后:有效治疗医源性角膜扩张
大泡性角膜病变
近来研究表明CXL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术后1个月内显著增加角膜透明度以及角膜厚度,减少眼痛程度
但其疗效持续时间不长,很快复发。
尚需进一步研究。
角膜炎
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可能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角膜厚度、硬度和稳定性的增加减轻角膜水肿
耐酶性:提高了对胶原酶降解的抵抗能力
角膜交联手术联合近视屈光手术
角膜交联手术联合角膜屈光手术:CXL+SMILE
预防和治疗(术源性)角膜扩张
角膜联合手术联合晶体屈光手术:CXL+ICL
提高圆锥角膜患者在CXL术后的视力
典型病例
患者乔XX,男,23岁。
主诉:发现左眼视力下降5月余。
眼部体检:左眼角膜中央锥状前突。
验光:
右眼0.8矫正-0.75DS/-0.75DC*°→1.0
左眼0.12矫正-3.25DS/-2.00DC*49°→0.2-
NCT:右眼12.0mmHg,左眼测不出
术前
诊断:左眼圆锥角膜,双眼屈光不正。
治疗:当天即行左眼CXL手术。
术后1月
术后3月
术后1年
左眼CXL术后1年
验光:
右眼0.5矫正-1.00DS/-0.50DC*°→1.0
左眼0.12矫正-2.00DS/-0.50DC*°→0.3
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左眼ICL植入术。
左眼ICL植入术后1天
左眼裸眼视力0.6,电脑验光:-0.50DS/+1.00DC
左眼ICL植入术后1月余
左眼裸眼视力0.6+,电脑验光:-0.25DS/+0.75DC
结论
跨角膜上皮的快速角膜交联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安全性高
效果显著
治疗区角膜曲率明显变平坦
联合屈光手术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改善
郭海科∣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