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天你困了吗这份春困自救指南请收好 [复制链接]

1#
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jdsb/220321/10467294.html

阳春三月,生机勃勃

为何身体却常有

昏昏沉沉的困倦感?

俗话说

“春困秋乏夏打盹”

怎么防春困

小编帮你整理了这份攻略

请收好

春天为什么容易困

01春困源于人体缺氧

春困又称“春天疲劳症”。

从冬入春,气温逐渐升高,人身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导致供给大脑的血液会相对减少,大脑的供氧量相应不足,脑神经细胞兴奋程度降低,所以我们容易感到困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

02睡太多无助解春困

有些人以为出现疲倦、乏力是因为睡眠不足,就会去睡觉,却容易出现精神萎靡,“越睡越困”。

一般来讲,成年人的睡眠时间以6~8小时为宜,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不要超过8小时。

睡眠过多,可能造成营养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筋脉不舒等现象。

03饮食不当更容易困

有些人喜欢吃酸的食物,但酸味会入肝,收敛肝气,让本来应该舒畅理气的肝不能良好运作,更容易犯困。

办公室族们久坐不运动,导致气血阻塞,经络淤阻,血液到不了需要供血的器官部位,也容易加重春困。

原来古人也爱犯困

春困是季节性的正常现象,不只是我们,古人也深受春困的困扰。

不信?一起来看看诗词里的“春困”吧。

图片来源:新华网

01《乙丑元日》

乙丑元日

[宋]陆游

好在屠苏酒,扶衰把一卮。

家贫为寿略,历闰换年迟。

荐庙须扶拜,题门强缀诗。

惟思买春困,熟睡过花时。

02《草堂假寐》

草亭假寐

[宋]郑刚中

菜畦深处短墙西,中有茅亭客未知。

天许病身全得懒,日烘春困恰如痴。

壁间花影帘休隔,案上书篇燕莫窥。

更语东风轻过生,老夫假寐一些时。

03《鹧鸪天·睡鸭俳徊烟缕长》

鹧鸪天·睡鸭俳徊烟缕长

[宋]马子严

睡鸭徘徊烟缕长。日高春困不成妆。

步欹草色金莲润,捻断花鬓玉笋香。

轻洛浦,笑巫阳。锦纹亲织寄檀郎。

儿家闭户藏春色,戏蝶游蜂不敢狂。

四招赶走浓浓睡意

“春困”虽说不是病,但也会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

怎样才能赶走身上的磕睡虫呢?下面几招不妨试一试!

图片来源:新华网

01让身体动起来

困了的时候伸展四肢,如下蹲10次驱赶睡意,能加速体内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困倦就会缓解。

伸懒腰是一种唤醒身体的方式。把手臂的肘部向上抬高超过胸部的自我锻炼,可使人体的胸腔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02让味觉灵起来

饮食可以清淡些,油腻的菜肴容易使人饭后产生疲惫现象。

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多吃时令蔬菜和水果;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提高人的精力。

饮用绿茶或花茶,能醒脑助神,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春困。

03让眼睛看远些

到室外举目眺望,或在室内添置一些色彩艳丽并富有生机的饰物、花草,会让人感觉更有活力。

听些曲调优美明快、振奋人心的音乐,或者欣赏相声、小品,有助于兴奋精神。

疲倦时,在太阳穴上抹点清凉油、风油精等,也可助解困乏。

04头皮操学起来

每天早晚坚持进行头部按摩,能够消除大脑困倦。

方法如下:用双手十指指端由前向后、由中间向两侧用力按摩10次;再短距离往返搔抓3次;最后轻缓按摩5次。

五种病可能伪装成春困

如果你晚上能保证7~8小时的睡眠,但白天还是出现严重春困,就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请务必警惕并及时就医检查。

01高血脂

高血脂患者的体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且高血脂在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建议:有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压,已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有长期大量饮酒、摄入高脂、高糖饮食等危险因素,且经常犯困,医院检查血脂。

02心脏问题

心脏病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令人产生疲劳感。

建议:如果犯困经常伴有心慌、胸闷等症状,医院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03鼻炎

鼻炎会导致呼吸受阻,引发大脑供氧不畅,导致犯困。

建议:鼻炎患者平时可热敷鼻部及额面部,或用电吹风局部加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04贫血

疲乏、困倦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建议:有上述症状,医院做一个血常规监测,明确诊断。

05睡眠性呼吸障碍

患有睡眠性呼吸障碍的人,除了白天困倦、乏力、嗜睡外,夜晚还会鼾声如雷,且伴有呼吸间歇性停止(打呼噜突然中断)。

建议:及时到睡眠科或呼吸科就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天,你困了吗?

祝大家都能睡个好觉

和春困说byebye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出品整合:符樱资料来源:新华社、生命时报、北京日报、广州日报、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